“津关24条”2025版
“四个服务”
■ 服务重大国家战略
■ 服务培育外贸新动能
■ 服务外贸优进优出
■ 服务企业便利通关
时报讯(记者 李棽棽)3月21日,记者在天津海关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结合当前外贸新形势,为提升政策措施的精准性和含金量,天津海关对“津关24条”进行优化升级,研究出台“津关24条”2025版,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稳定预期、提振信心,促进外贸稳量提质。
“我们坚持‘问需于地方、问计于企业’,依托‘关长送政策上门’‘关企座谈会’等机制,强化措施推进实施,持续跟踪评估问效,为天津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天津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天津海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服务天津高水平对外开放若干措施》(即“津关24条”)出台以来,天津海关坚持贯彻落实,2024年进出口值达8115.6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出口3913.7亿元,增长7.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年度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汽车、船舶、航空、电子等高端制造类新动能产品出口势头强劲。在传统产业发展蹄疾步稳的同时,外贸主体发展活力明显增强,有进出口实绩的经营主体数量达1.29万家,增加7.9%。贸易伙伴遍布全球,外贸“朋友圈”拓展至全球232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买全球、卖全球”。
“在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的过程中,我们坚持‘边落实、边评估、边优化’,围绕‘政策再加力、服务再升级’,对‘津关24条’进行优化。”天津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新出台的政策内容来看,“津关24条”2025版可以概括为“四个服务”:服务重大国家战略、服务培育外贸新动能、服务外贸优进优出、服务企业便利通关。
在服务重大国家战略方面,2024年,天津海关在助力京津冀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京津冀首个LNG保税仓库在天津港南疆港区建设运营,累计入库LNG83.9万吨,为天津贡献外贸进出口增量31.2亿元;积极推行铁路进出境快速通关业务模式,实现海关、铁路、运营企业数据互通,简化了班列进出境海关监管手续,为我市外贸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更加安全高效的物流通道。“津关24条”2025版在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加大政策供给力度,支持京津冀三地口岸监管设施共建共用,以“水运集装箱智慧货管场景链”促进智慧海关建设与“智慧口岸”试点融合,支持口岸软硬件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加强京津冀区域海关惠企服务协同,针对分支机构或办公场所跨京津冀区域的企业,深化落实“一关牵头、两关协同”联合认证模式,实现“三关互认”;围绕重大战略项目在津落地研提新措施,如支持中国资源循环集团进口优质再生金属原料等循环资源商品,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共同探索开展进口循环经济产业可行性研究;支持天津智慧口岸“数智港”建设,促进智慧海关建设与“智慧口岸”试点深度融合。
在服务培育外贸新动能方面,2024年,天津海关促进“保税+维修”“保税+再制造”等新业态发展,助力2家企业获批全国首批汽车发动机变速箱保税再制造试点,推动扩大综保区内保税维修业务产品目录;东疆综保区全国首创跨关区“保税租赁+保税展示”再租赁模式,使海工平台单票最高可节省约1000万元的运输费用。在此基础上,“津关24条”2025版主要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扩大跨境电商零售出口、网购保税零售进口跨关区退货试点范围;扩大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模式享惠范围;推动保税维修、保税再制造、保税供油等“保税+”新业态发展,如探索推动船供保税燃料油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功能叠加,提升天津港保税供油的辐射能力。
在服务外贸优进优出方面,“津关24条”2025版主要针对外贸占比靠前的商品提供政策支持,稳住外贸基本盘:在优进方面,重点保障能矿产品进口,如支持天津港开展保税混矿业务,助力建设北方大宗商品混矿中心,支持保障天津LNG保税仓库常态化运营;在优出方面,进一步促进农食产品、汽车等出口,如做好水果、饲料、地方老字号品牌等出口企业对外注册工作,助推地方特色食品扩大出口,助力“新三样”产品加速出口。
在服务企业便利通关方面,“津关24条”2025版促进守法企业更快通关,帮助企业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助力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推动航空口岸通关便利,支持航空公司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拓展通程航班业务,扩大通程航班覆盖范围;优化航空口岸旅客行李物品通关流程,扩大手提行李和托运行李先期机检应用规模,提升旅客进出境通关体验;发挥国家通报咨询中心(天津)汽车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作用,积极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和应用;落实重大技术装备等进口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先进技术设备进口。